为什么“为你好”属于一种侵犯?
注:本文的“他”指无性别的“ta”,因为不想满屏幕“ta”,也不习惯用“伊”,更无法在系统里生造一个字出来,所以暂用“他”。
• 什么是“好”?
“好”可以是一种相对客观的状态,也可以是一种相对主观的感受。前者与后者有时是矛盾的。
升职加薪好不好?好得很。
如果升职加薪影响了一个人陪伴家人的时间呢?假设他本人和家人一致认为家庭才是最重要的,赚的钱够吃、够喝、够现在生活、够买保险以抵御未来的风险,就可以了,职称也没那么重要,那升职加薪对他来说还“好”吗?
留学深造好不好?好得很。
如果留学深造给一个人带来了超过他承受限度的压力呢?如果他因此焦虑、抑郁、失眠、脱发,跟不上学业,最后花了两倍的时间还差点毕不了业,那留学深造对他来说还“好”吗?
• “好”不应只有一种标准。
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。物种是多样的,人类也是多样的。人不是工厂的货品,人类也没有标准体。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其存在的意义,但它并不能压倒和毁灭个体的价值观。如果主流价值观可以任意碾压个体的价值观,那个体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,人本身也会成为工厂生产的“标准体”——人会成为工具。
个体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有差距是正常的事情。每个人都是不同的,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。
如果不能够尊重个体的价值观,而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“好”和自己眼中的“好”强加在对方头上,等同于忽视了对方的主体性。——“为你好”成了“为了好”。
“你”到哪里去了?
“为你好”中的“你”已经消失了,何谈“为你”?
• 真要为了某人好,请尊重他。
问问他自己的感受,问问他自己的需求,让他自己做决定。他的人生是他的。
你是他的家人、朋友,还是伴侣?不论你是谁,都没有权力替他做决定;不论你是谁,都没有办法替他过这一生。如果真要为了某人好,就鼓励他成为自己吧。
你的善意对他来说是“好”,还是压力?你觉得怎么做才“好”,就自己做吧。
他怎么做才会觉得“好”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请把他的人生还给他。
【整理日志】 2:专业的事情果然要让专业人士来做
#森森记录
Day3:在我以为整理师正在评估报价时,对方神速地给了规划方案(如图)。在本外行人的有限了解里,整理师主要是做物品的收纳分类的,没想到还可以针对房间布局做大改造——是说在这之前完全没意识到原本的动线有多糟糕(看上一条嘟文附图应该也很难想象这是个有将近15平米的房间😅)。神奇的是房间布局这十年里我也来来去去大动过好多次了,也跟家人和亲友讨论过,居然完全没想到可以这样做。只能感慨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来做。
*不想让床和桌子直接对门是我的个人要求,因为门外就是洗漱台和镜子。
总之愉快地付了咨询费,接着按照推荐的收纳用品类型刷起了万能的淘宝。
有个让我很舒服的小细节:我打算买MUJI的文件收纳盒,在灰白色和透明磨砂之间犹豫不决,毕竟白色的看着更整洁但我自己却更喜欢(实际上毫无用处的)半透明感。问整理师哪种比较好,得到的回答是:这个空间是为你一个人服务的,不是当样板间,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(大意)
【脑洞收集】请不用在意,这只是一颗游荡在宇宙里的渺小星尘。